Thursday, June 16, 2022

第九章 「神闕、關元」經穴 vs. "navel" 古典美學

禮服的靈魂 The soul of formal wear

第九章

「神闕、關元」經穴 vs. "navel" 古典美學

左圖: 清代后妃吉服,乾隆(1736-1795),《國采朝章:清代宮廷服飾》頁149
中圖:  L'uomo vitruviano by Leonardo da Vinci
右圖
: 明代朝服上衣,山東博物館,《衣冠大成》 pg.016

我們熟誦西方禮服法則,視西方禮儀為文明象徵,但卻遺忘所有遠古文明,都是同出一轍。西裝的紐扣法則- "sometimes, always, never" "always",坐落於肚臍位置,"navel"古希臘語解作「中心」。這概念源自古典美學的人體理想比例,從羅馬時期公元前一世紀, Vitruvius 的原著 "De architectura" 以人體自然比例作神殿建築的參考,至文藝復興時期1489 Leonardo da Vinci "L'uomo vitruviano" 1521 Cesare Cesariano "Homo ad circulum" 以完美幾何演譯人體和宇宙的關係,到上世紀初 Le Corbusier "Modulor" 通用於現代建築和工業生產的黃金比例。"navel" 為人的中點心建立自然科學、哲學的審美標準。

西裝: Sartoria Vestrucci

從戰國時期《禮記》第三十九篇《深衣》以天文學為藍本的禮服法規,5000年前凌家灘《玉版玉龜》 的 95 啓示1 用於歷代皇朝宮殿、曆法、術數和禮服形制。明代的宮廷袍服2 交領腰間綁帶之水平,是「神闕」經穴 (即肚臍) 為「規、矩」法則的中心點,跟西裝 "always" 紐扣一樣,下丹田「神闕」經穴正是西方 "navel" 的水平所在。東方以肩頂高度9/5比例定「神闕」經穴的位置,以人體結構,力學所建立的實用美學,西方從頭頂高度以黃金比例定 "navel" 的位置,為自然宇宙觀的哲學。

1參看: 「第七章 一脈相承、無他道也」
2參看: 第一章 當《超級程式》遇上五千年神秘符號

左圖: "Homo ad circulum", by Cesare Cesariano, 1521
右圖
: Vitruvian Man, illustration in the edition of De architectura by Vitruvius; illustrated edition by Cesare Cesariano (1521)

羅馬時期 Vitruvius "De architectura" 的原文只有文字記載: "navel" 肚臍為中心點,從人的支體伸延,可以規劃完美的正方形和圓圈的比例。」到文藝復興時期,Leonardo da Vinci Cesare Cesariano 以圖象作 “Viruvius man” 演譯,把人置於重叠的正方形和圓圈內,用幾何圖案展示人的完美比例為宇宙中心:

-當中心點定於下腹(lower abdominal),支體的伸延成正方形,
-當中心點定於肚臍(navel),支體的伸延成圓圈。

Vitruvius man象徵人的完美可聯繫任何幾何圖案所代表的天、人、地界,自由穿越各界,為當時 "neoplatonism" 的精神。東方歷代禮服以《禮記》規矩方圓的蓋天觀作形制,下丹田的「神闕、關元」經穴為中心點,明代之前,袍服交領腰間綁帶之位置,以肩頂高度9/5比例定「神闕」經穴為圓圈的中心,明清往後的厂襟,以頸底高度9/5比例定「關元」經穴為正方的中心。跟西方「方、圓」幾何的肚臍(navel)、下腹 (lower abdominal)中心點重叠所衍生完美比例同出一轍。


左圖: L'uomo vitruviano by Leonardo da Vinci
右圖
: 明代朝服上衣,山東博物館,《衣冠大成》 pg.016

左圖: L'uomo vitruviano by Leonardo da Vinci
右圖
: 明清代后妃吉服,乾隆(1736-1795),《國采朝章:清代宮廷服飾》頁149

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王南博士的著作《規矩方圓,天地之和中國古代都城、建築群與單體建築之構圖比例研究》,《周髀算經》:「圓出于方,方出于矩」規矩方圓作圖所衍生 √2 :1 3 :2 比例,自遠古已作城都、建築、墓葬的規劃。如王貴祥先生的唐宋建築簷高和柱高之間的√2比例、馮時先生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五千年以前的一組圜丘和方丘,圜丘的三重祭壇之間的直徑的比例,正好符合1:√2、王樹聲教授對隋唐長安城和張十慶教授的《營造法式》分析等。3

3參看: 建築學報 | 中國建築規矩方圓之道——《規矩方圓,天地之和——中國古代都城、建築群與單體建築之構圖比例研究》學術研討會綜https://www.gushiciku.cn/dc_tw/20119872

《周髀算經》「圓方圖」,「方圓圖」

上圖: 王貴祥作唐宋建築簷高與柱高比例分析
下圖: 方圓作圖基本比例——√2與 √3/2,《規矩方圓,天地之和中國古代都城、建築群與單體建築之構圖比例研究》

左圖: 紅山文化圜丘,D1/D2=D2/D3, D3=2D1
右圖: 馮時作牛河梁紅山文化圜丘分析圖,顯示三環石壇直徑之比為 1: 2  :2

東方的「規、矩」、 1:√2 比例跟文藝復興時期的 Vitruvian Man 演譯所回應古希臘數學問題 "squaring the circle"- 「只用圓規角尺(規、矩),畫出相同的面積。」是同出一轍。西方的圓、方幾何(straightedge and compass construction) 結合面積 "π" 的運算, 所衍生的 √π  是一個「無理數」(irrational number) ,和「超越」(transcendental) 答案,令歷代西方學者有不同演譯和辯証。東方的「規、矩」√2 和西方的√π 、黃金比例的投射,都以「規」定中心、圓方幾何建構(straightedge and compass construction) 成之「無理數」的比例,在現實世界可以不是絶對的方案 (approximate constructions),卻是遠古文明的共同法則。

Approximate construction by Robert Dixon in 1991.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quaring_the_circle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第九章 「神闕、關元」經穴 vs. "navel" 古典美學

禮服的靈魂 The soul of formal wear 第九章 「神闕、關元」經穴 vs. "navel" 古典美學 左圖 : 清代后妃吉服,乾隆 (1736-1795) ,《國采朝章:清代宮廷服飾》頁 149 中圖 :  L'uomo vit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