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服的靈魂 The soul of formal wear
第二章
帝皇比例 Imperial Ratio
清代袍服九五比例御製美學
The aesthetics of Qing Imperial Robes Nine-Five proportional system.
左圖: The Ancient of Days (1794) by William Blake
149
圓規的座標、Polar Coordinates
遠古時代,當我們未有經緯度的座標 (x,y) Cartesian Coordinates 概念時,為處身之地定位,常用圓規以中心點的伸延距離和傾斜角度,運用比例和幾何定立一套世界觀。而那些 Polar Coordinates幾何數學運作,往後演變為古典美學的重要基礎— 圓規代表創造者,兩臂代表太陽的光芒,照射於中心,營造聚焦的力量和定位。圓規的三角形狀代表穩重,斜線代表方向和動力,往更高的視野建立次序 (hierarchy)、上下等級的界別。
左圖: Lucca Madonna by Jan van Eyck (1430)
右圖: 右圖: 凌家灘《玉版玉龜》,《如果國寶會說話》,央視網(cctv.com) - 紀錄片
饒宗頤先生曾形容凌家灘「玉版玉龜」為革命性和歷史里程碑的發現,因它引證了遠古文化結構、術數、曆法的來源—《洛書》而不再是神話傳說。而上文《當「超級程式」遇上五千年神秘符號 》所提到 Johan Gielis 的 Superformula 運算程式,以 Polar Coordinates 中心點伸延的角度和距離來決定目標位置,引證 9、5、4、8 和八角星符圖案跟天文、大自然圖案和磁場、動力計算有密切關係。
東西方傳統利用圓規、斜線去規劃世界, 結合比例、形狀、光暗、虛實,為整體結構(composition)。西方採用了黃金比例 1.618,東方採用了九五比例 1.555 (14/9)。我們常聽到「九五之尊」的傳聞,故宮以九五比例的開間數,主要門關、殿堂和屋頂上的吉祥物數字排列成象徵意義。但未見有深入研究。以下文章嘗試引用運算程式 (algorithm),以九五比例套現在清代袍服,作傳統美學的示範和對比西方黃金比例。運算是一種不斷修定的操作,以輸入參數 (parameters) 作比例的計算。只要找到座標、軸心、比例,清袍的吉服、便服、常服、馬褂便有了連貫的審美系統。
左圖: 清代皇后吉服,嘉慶 (1796 – 1820),攝自香港藝術館
右圖: 晚清宮廷女常服,《清代服飾制度與傳世實物考,女裝卷》頁136
丹田、Vitruvian Man
左圖: 完美比例的人體圖像「維特魯威人」,(Man of Vetrivio by Da Vinci, 1490)
西方以人所站立之地為世界中心,以思想和心靈的漣漪效應影響世界。東方以人集氣的丹田為滙點,用生命力聯繫宇宙萬物,以氣交流建立秩序。
西方的黃金比例1.618是以人體的肚臍(navel)為中心點,中國的九五比例1.555以丹田為中心點。這是西方型態的比例和東方集氣的區域為分界點之別 (form vs. energy vortexes)。西方Vitruvian Man 是理想人體的幾何結構為宇宙的中心,肚臍是象徵創造力的軸心,畫出環繞着人體的尺吋比例為宇宙標準,以不同形態 (如 Vitruvian Man 裏的幾何) 遊走於天地萬象之界別為人獨有的靈性。東方清代袍服的九五分界以丹田為起點,是道家和印度教脈輪 (chakras) 所修練精、氣、神的所在,生命之根本。九五代表天、人界別之分,丹田之修練以運氣提升呼吸和冥想之界,集天、地、人之滙聚點 (energy vortexes),平行各界互動交流。清袍滙聚圖案以對倒和九五比例 (1.555) 找出袍服以外的座標,對應內裏的帝皇御製比例。如古埃及文化,倚靠觀星來預測氣候變化,以星空為規劃的座標,與象徵神靈之星連繫和對倒的圖案反映在建築的座向上。
古埃及金字塔內裏的隧道對應遠方星象 (Architecture, Astronomy and Sacred Landscape in Ancient Egypt. Chapter 3, The lords of the horizon.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13)
一字盤扣、修飾線(molding)
左圖: 羅馬時期建築的塔斯干柱式Tuscan order ( Abraham Swan’s The British Architect 1758)
若說西方古典和東方傳統美學是一套秩序和規律,那西方建築的修飾線 (molding) 和東方服飾的一字盤扣便是法則裏的文字和符號。它們是物件轉角、交接間的點綴,從緩衝區間畫出比例、結構、等級次序的分界線。建築的修飾線利用光影浮凸,投射線條於整體建築,引領視線由龐大建築物劃分至人體學的比例 (humanist scale),特顯每一組件的關係和功能。一字盤扣的紐頭和紐眼互相緊扣,紐頭平均的四瓣配手挑的第五瓣,頭尾的對稱,跟隨人體和布料的力學,所處的位置突顯袍服在地心吸力與人體之間的張力,盤扣的分佈,帶出節奏和結構的邏輯,一切佈局隱喻帝皇御製比例。
第一對一字盤扣- 位於前幅中縫最頂端。
第四對一字盤扣- 位於在中縫的橫向九五分界線。
第五對一字盤扣- 位於在中縫的中間分界線,亦是分叉的位置。
清代皇后吉服,雍正(1723-1735),《國采朝章:清代宮廷服飾》 頁123
1.555與1.618
左圖: 黃金比例的分界對應在人體上
西方的黃金比例應用於建築和藝術上已有相當記載,但在服裝史上卻甚少,只常聽到的西裝第一顆鈕扣伸延至肩膊的翻領 (lapel) 是來自黃金比例的中心肚臍位。當我們看深一層,便不難理解。黃金比例的分界線,是整體外形 (form) 的劃分美學,是一套理念多於實際的人體學。九五比例的分界,更接近人體的承托衣服部位,如重要的轉接點— 三圍,一般公眾所界定的 (36、24、36) 理想體態也是 (36/24) 1.5比例。
當清末進入民初,A形清代袍服演變為長衫和修腰旗袍,由對倒後的中心點所伸延的A型斜線被勾畫女性輪廓的弧線所取代,這歷史轉捩點帶出了兩重點:
第一、歷史的去留,一字盤扣位置所隱喻的御製帝皇比例。
第二、九五比例的分界套用於現代女性身上。
面對歷史、九五比例和現今女性體態,運算可涵蓋各系統上差異而重新演譯。以A形斜線為基礎,由弧線的座標 (control vertices) 座落在九五比例的分界線上。如計算支撐力學的 catenary design,運算可以令弧線有重量和垂墜的特性,檢視身體的體積(volume),在各系統 「臂、胸、腰,座圍」的夾縫中,找其共融之弧度。
弧線(螢光綠) 由座標(白圓點)根據三圍(螢光綠橫線)的界限和9/5比例(紅橫線)的設定,帶出修腰的輪廓,從袖口連貫至下擺。
《更衣記》與 Institutionalization
張愛玲《更衣記》:「年輕的知識階級仇視著傳統的一切,甚至於中國的一切…. 我們的時裝不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業,不比在巴黎,幾個規模宏大的時裝公司如 Le long's Schiaparelli's,壟斷一切,影響及整個白種人的世界。我們的裁縫卻是沒主張的。公眾的幻想往往不謀而合,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洪流。裁縫只有追隨的份兒。因為這緣故,中國的時裝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。」
上世紀初,西方的現代主義/前衛藝術,無論怎樣破格反傳統,仍保留到今天的黃金比例操作 (如 Le Corbusier's Modulor 的經典示範)。如張愛玲說:「我們的禮服只遵守西洋紳士的成規」,但對自已的傳統文化卻缺乏嚴謹的歷史考究和審美標準,裁縫只因應客戶的「靈感」作隨意修改,久而久之那些「靈感」變成今天的法則。上世紀初由古老帝國進入了新時代,傳統服式不但沒像五百年前文藝復興時期,把藝術文化規範和機構化 (Institutionalization),如建立文獻,研究立論,歷史去留等把關工作,反而不斷隨意更改,如模仿西方剪裁的中裝、修身窄袖等取短捨長,令傳統本色盡失,也漸漸被西洋禮服所取代。
左圖: 五對一字盤扣分佈的比例。清代后妃常服褂,乾隆(1736-1795),《國采朝章:清代宮廷服飾》 頁187
右圖: 龜背中間是五,兩側各四。凌家灘《玉版玉龜》,《如果國寶會說話》,央視網(cctv.com) - 紀錄片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